《道德经》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(十四)
【原文】
视之不见,名曰“夷”;听之不闻,名曰“希”;搏之不得,名曰“微”①。此三者不可致诘②,故混而为一。其上不皦③,其下不昧④,绳绳兮不可名⑤,复归于无物⑥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象之象,是谓惚恍⑦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⑧。能知古始⑨,是谓道纪⑩。
【直译】
1、夷、希、微,指无色、无声、无形,用来形容感官不能感知的事物。意指“道”。
2、致诘:追问、追究。
3、皦:分明、清晰。
4、昧:昏暗、隐晦,不可认识。
5、绳绳兮,形容复杂芬芸,意指延绵不绝;名,定义、描述。
6、复归于无物:还原到没有形象存在的状态。
7、惚恍:若有若无。
8、有:于“无物”之状态对应,指具体可见之事物。
9、古始:天地的原始发端。
10、道纪:“道”的准则,即“道”的规律。
看它却看不到的,叫做“夷”;听它却听不见的,叫做“希”;摸它却摸不着的,叫做“微”。这三者的形象无从追究,所以它混为一体。它既不显得清晰,也不显得隐晦,它虽延绵不绝,却难以用语言描述,一切都归于不可感知的状态。它(这种状态)是没有形状的形状,没有形象的形象,它叫做“惚恍”。迎着它看,却看不到它的发端,随着它找,却找不着它的结束。把握着早已存在的“道”,就可以驾驭今天的我们所认知的一切。了解一切事物的本原(古始),它就是“道”的法则。
【导读】
这一章,老子对道做了个“抽象而具体”的描述。老子所说的道,既不光明,也不黑暗,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,没有形象的形象,以至于看它不到,听它不见,摸它不着,却又真实存在,如果要用一个词“确切”点描述,它叫作“惚恍”,就好像人喝醉了酒看东西时的那种朦朦胧胧、亦真亦幻的感觉。
常人对于事物的理解方法,往往“是即是,非即非,黑即黑,白即白”,老子却说,那个“万物总法则”的道就是亦真亦幻的“莫名”,如此“不尽情理”的描述,对于我们的理解能力真真是个严重的挑战。
接上文第十三章对于“生命”的论述,我们延展一下自己的思维,就不难发现,尽管今天的人类科技文明发达到了极致,但对于自己生命规律的探索,却仍然显得茫然无知。那么,道既然是驾驭着万物的生命法则,企业也是有“生命”的,具体到企业里来说,什么才是决定着企业生命法则之“道”呢?
老子似乎在告诉我们,所有用单一感官去体会的“道”,都不是真正的道,视、听、搏三者,都是人类用以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感官工具,老子将其三者最终合而为一体,归于“无”的境界,是在告诉我们人类用单一的感官工具体察大道的局限性吗?
无论我们看到、听到或是感觉到的,往往只是大道的一个“侧影”或者“投影”,只是道的一种凸现,然而,由于我们感官的局限性,我们感知到的这个世界,始终是“一叶障目”中的那片“叶”而已。我们认识到的“真实”,在大道的眼里未必不是“虚幻”。我们常常会被自己的耳目所欺骗,所见所得既然都有“假”,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“真实”呢?企业的管理者们在体会企业管理的时候,是不是也仅仅把“所见所听”的这片叶子看作了整个世界呢?
由此,我们得出一个令人“沮丧”的结论:人的感知永远是有限的,用有限的感知去体会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”的无穷大道,似乎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那么,管理者如何去接近这个“惚恍”之道呢?
老子告诉我们,要将所有至夷、至希、至微的东西合为一体,用“惚恍”之态,去体会“惚恍”的道。换句通俗的话说: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那些事物背后的事物,力量背后的力量,善于找到决定企业发展的那些“隐性”因素,并将这些“隐性”的因素去影响和推动“显性”因素发展。
其实这些隐性的因素并不是真正的“不存在”,只不过是存在并且不易被量化而认知的力量。比如,企业的“凝聚力”,就是不易被量化而认知的力量,而管理学上所讨论的林林总总之一切,无非也都是为实现凝聚人心、挖掘企业之潜能而作着殊途同归的努力。人的潜能决定着企业的潜能,而这种潜能,是至夷、至希而至微的,有待每一个管理者去不断探索,至夷、至希与至微的“潜能”,难道不是“无状之状、无象之象”的东西吗?难道不就是那个看不着发端的由来,也看不到发展的尽头的那个管理之道吗?
那么,如何去把握这个无法认识其“首尾”的大道呢?老子告诉我们:以史为鉴,把握今天(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),揪住事物的“最本原”(古始),这就是大道的法则(道纪)。
如此,新的问题接踵而来:什么才是企业发展的“古始”呢?换句话说,什么才是企业管理的“最本原”因素呢?我们不妨随着老子的指引,在后续章节中去继续探索管理中的那个“原动力”——道。
【启示】
管理者的耳目之能,有时候反而制约了管理者认清事物的本质,它往往使我们不能真正看到管理需求之全部。
好的管理者,要有“见微知著”的能力,善于发现那些影响企业发展的“隐动力”。
“以史为鉴”,是管理者必备修养之一。
|
一共有 0 条评论
发表评论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